以太网
以太网是现实世界中最普遍的一种计算机网络,主要分为两类,即经典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。前者是以太网较为原始的形式,运行速度为 \(3 \sim 10 \text{Mb/s}\),后者可运行在更高的速率上。
经典以太网
物理层
经典以太网采用同轴电缆作为物理传输介质,以总线型拓扑结构连接计算机。电缆有最大长度限制,信号在限制范围内可以正常传播,超出范围需要使用中继器连接。以太网的物理层采用曼彻斯特编码进行信息发送。
MAC 子层协议
经典以太网的帧格式有两种:一种是 DIX 格式,另一种是 IEEE 802.3 格式。
---
title: "Ethernet-DIX"
---
packet-beta
0-7: "Preamble"
8-13: "Destination Address"
14-19: "Source Address"
20-21: "Type"
22-24: "Data: 0 ~ 1500"
25-27: "Pad: 0 ~ 46"
28-31: "CRC"
---
title: "Ethernet-IEEE 802.3"
---
packet-beta
0-6: "Preamble"
7-7: "SOF"
8-13: "Destination Address"
14-19: "Source Address"
20-21: "Length"
22-24: "Data: 0 ~ 1500"
25-27: "Pad: 0 ~ 46"
28-31: "CRC"
首先是 8 字节的前导码,每字节包含位模式 10101010
(除最后一字节最后两位为 11
)。这最后一字节称为 IEEE 802.3 的帧起始定界符,起到时钟同步的作用。
接下来是两个地址,前者为目标地址,后者为源地址,长度均为 6 字节。目标地址的第一位如果是 0
,说明改地址是一个普通地址;如果是 1
,说明该地址为一个组地址。如果目标地址是组地址,则该组中的所有站都要接收它,这种方式称为组播。若目标地址为全 1
的特殊地址,则该帧被广播,它被网络上所有的站接收。
再接下来是类型或长度字段,取决于采用 DIX 协议还是 IEEE 802.3 协议。前者告诉接收方帧内包含了什么,该交由哪个进程处理。后者交代了携带帧的长度,由之后的 LLC 层来处理协议类型信息。
数据块的长度被限制在 \(0 \sim 1500\) 字节,最长限制是因为内存有限。之后的填充部分是为了保证最小帧长的限制。
以太网使用 CSMA/CD 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,因此为确保能够成功检测到冲突,需要 \(2\tau\) 的帧传播时间。再由信道传播速率可得最小帧长为 64 字节。因此需要保证数据和填充加起来不小于 46 字节。
最后一个字段是校验和,采用 32 位的 CRC 校验。
以太网的 CSMA/CD
以太网采用 CSMA/CD 进行介质访问控制。若发生冲突,需要等待随机时间,这个随机时间的长度遵循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。
交换式以太网
交换式以太网利用交换机实现了冲突域的隔离,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。
快速以太网
名称 | 线缆 | 最大长度/m | 优点 |
---|---|---|---|
100 Base-T4 | 双绞线 | 100 | 可用 3 类 UTP |
100 Base-TX | 双绞线 | 100 | 全双工速率 100Mb/s(5 类 UTP) |
100 Base-FX | 双绞线 | 2000 | 全双工速率 100Mb/s,距离长 |
千兆以太网
名称 | 线缆 | 最大长度/m | 优点 |
---|---|---|---|
1000 Base-SX | 光纤 | 550 | 多模光纤(\(50 \mu\)m、\(62.5 \mu\)m) |
1000 Base-LX | 光纤 | 5000 | 单模光纤(\(10 \mu\)m)或多模光纤(\(50 \mu\)m、\(62.5 \mu\)m) |
1000 Base-CX | 两对 STP | 25 | 屏蔽双绞线 |
1000 Base-T | 两对 UTP | 100 | 标准 5 类 UTP |
万兆以太网
名称 | 线缆 | 最大长度 | 优点 |
---|---|---|---|
10G Base-SR | 光纤 | 最多 300 m | 多模光纤(\(0.8 \mu\)m) |
10G Base-LR | 光纤 | 10 km | 单模光纤(\(1.3 \mu\)m) |
10G Base-ER | 光纤 | 40 km | 单模光纤(\(1.5 \mu\)m) |
10G Base-CX4 | 4 对双轴铜缆 | 15 m | 双轴铜缆 |
10G Base-T | 4 对 UTP | 100 m | 6a 类 UTP |